在《热浪之夜》现场中,韩乔生或许是最生动的嘉宾之一。
进入后台的采访区,韩乔生对着镜中的影像调整了衣领,笑着说:“镜子里怎么有个跟我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就是那个人看起来不太好看。”同行的工作人员被他的话逗得哈哈大笑,采访就在轻松的气氛中展开。
在《热浪之夜》的圆桌讨论会上,韩乔生与游泳选手、奥运金牌得主孙杨,以及山东省篮球委员会负责人巩晓彬交流时,他依然保持着平素诙谐健谈的说话特点。
开始阶段,韩乔生先自嘲自己的衣服显老气过时,形容为过时的打扮,接着又称赞巩晓彬和孙杨,说巩晓彬看起来精力充沛正值壮年,还穿着短袖衫到场,孙杨则显得年轻有型,而且大家能明显感觉到,他比十年前、二十年前更加年轻了。
韩乔生自1978年起投身体育评论领域,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他早期曾担任国际顶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的解说嘉宾,后来也参与了中国本土具有地方特色的赛事“苏超”“村超”的转播工作。如今,韩乔生不再仅仅聚焦于竞技体育的激烈与精彩,而是重新找到了纯粹的激情所在。
到了快要六十岁的岁数,喜欢是韩乔生在圆桌讨论和幕后访问中经常说的一个词。喜欢,是韩乔生对体育的看法,也是对他现在生活的一个关键说明。
韩乔生目前人生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岁月增长导致其生活重心发生了转变。
韩乔生身为体育界知名主持人兼解说专家,参与过八次夏季奥运会和五次冬季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工作,并且还负责过两次夏季奥运会和两次冬季奥运会网络平台的报道直播。从曾经的热心体育解说新闻工作者,到如今退休老年阶段,他思考着如何应对人生转变,又该如何继续实现个人价值。
韩乔生提出了他的处理方式,他依然通过多种途径从事赛事直播工作,他表示在这个阶段的人生,他不再受物质驱动,而是源于内心的追求。
韩乔生的友人曾说他,早年间是体育赛事的广播员,现在变成了纯粹享受体育的人。不再从事相关工作,韩乔生对体育的迷恋愈发纯粹,奥运会、世界杯依然能让他这个年逾花甲的人兴奋不已,依然能让他激动万分,因为他内心对体育那种情感和痴迷真的是与生俱来的。
韩乔生把人生时间比作电源,自己的电源余量同他人对比仅剩两成,他会尽力使最后的两成电力消耗过程尽可能延缓、推后。
巩晓彬谈到“老者能颐养天年,以韩老师为榜样”时,台下听众报以轻笑。韩乔生紧接着说:我目前并非在享受晚年生活,不是现在完成时态,而是进行时态,因为于我们而言生命仍很漫长,各位清楚救护电话是120,为何会这样呢?由于人生须得活至120岁。只要保持健康状态,勤奋向上,乐观地迎接人生,就能争取到额外的十年生命时光。
目前的生活,对韩乔生来说,是人生中的又一次小高潮。他退休之后,依然在各地开展体育相关事务,有时也兼顾文艺活动,担任主持,用独特的表达方式打动观众,向大家传递体育的信念,激发体育的热情。
这里呈现的是《热浪之夜》节目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前体育节目主持人及评论员韩乔生之间的交流内容
《热浪之夜》:您对这次热浪之夜活动有什么看法?刚才的交流,有哪些观点的交锋让您记忆犹新?
韩乔生:感谢酷暑时分赐予我们这样一次难得的交流。我与孙杨、巩老师彼此相熟,却鲜有此类对话,彼此间的沟通方式,既坦率真诚,又饱含温情。今年我与孙杨已有三次会面,每次他都展现出不同的风貌。此次相见,他显得更加朝气蓬勃、风度翩翩,其时尚品味源于本心,自然而然流露。从孙杨身上,可以真切领悟到体育的独特魅力,他身上凝聚着运动员特有的感染力。
《热浪之夜》:你长期从事体育传播工作,究竟是什么让你对体育产生兴趣?在此次对话涉及的各个行业当中,体育领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韩乔生认为,体育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它真切、直白,契合了人们日常所向往的愉悦体验。刚才的圆桌讨论让人体会到,体育在我们心中构筑了一道愉悦的坚固防线,能够抵御许多消极情绪,让我们以乐观心态去应对生活中的诸多波折。
如今许多人热衷体育运动,比如参加马拉松、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还有很多人打羽毛球、乒乓球,甚至老年人在街头巷尾跳舞。体育运动无形中帮助我们排解孤单,提升精神境界,让我们以愉悦的心情应对各种人和事。体育还能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借助体育活动可以体会到世界的美好,增强对生活的热爱。起码体育运动能够带来快乐,使人更加友善待人。个体能力存在差异,有的进步显著,有的进步轻微,不过所有人都会有所收获,这就是体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热浪之夜》:你先前分析的是奥运会、世界杯这类全球性的竞技活动,现在探讨的是咱们国家本土的基层比赛,诸如苏超、村超,你感觉在评论方面有哪些差异呢?
韩乔生:以前从事的是体育赛事解说工作,主要目的是展现国家实力,同时也是第一时间向国内的观众传递胜利喜悦的人。那时我感到非常开心,也常常在现场将内心的激动情绪直接分享给大家。当前社会大众广泛参与体育锻炼,涵盖了乡村足球联赛、苏州足球联赛,以及即将开展的江西足球联赛,活动不仅限于足球项目,还涉及篮球竞技和长跑赛事,这些活动让我们与真正热爱体育,乃至沉迷其中的人们产生了紧密联系,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体育从业者的真诚与美好品质。
运动带来的精神愉悦,是其他活动难以企及的,我同样爱好歌唱、聆听乐曲,它们能激发我的心灵感受。但体育,我每日前往健身场所,持续进行身体活动,逐渐形成有益的规律,使我对人生的看法发生了转变。我的朋友曾透露他早先是一名体育评论员,如今虽已不在职,并非专职的体育评论员,却是一位真正享受体育生活的人。
《热浪之夜》:以往的竞技体育主要提供的是紧张感和国家荣誉的体验,如今人们反而更专注于体育活动本身的乐趣。
韩乔生说,其实奥运会和世界杯依然能让他这个年过六旬的人激动不已,依然能让他热血沸腾,因为他骨子里就充满对体育的狂热与痴迷。现在凌晨有欧冠赛事,有精彩的英超、西甲、意甲比赛,他还会爬起来观看,他会第一时间掌握比赛动态,同时制作一些小视频进行分享,不过现在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推动全民健身上。
我愈发敬佩那些投身全民健身事业的普通人,他们不是在奥运赛场为国争得荣誉、升起国旗、奏响国歌的奥运健儿,而是我们身边的人,同样让我深受触动、让我感动落泪。孙杨、巩晓彬算是标杆,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标杆引领下推动全民健身发展。这是体育总局和政府机构倡导的,既要发展全民健身,也要培养奥运尖子,两方面都要强健。
《热浪之夜》:你在微博上经常评论体育赛事,也上传了不少关于年轻人的视频,例如大学生训练、速成品食等,似乎你总在关注当下的生活,特别是年轻群体,这是你的兴趣使然吗?还是说你有意为之?
韩乔生说,他并非特意为之,认为与年轻人互动交流非常关键,这也是保持与时俱进的有效途径,年轻人现在热衷哪些歌曲,互联网媒体上流行哪些新词汇,新浪微博热搜榜单靠前的内容,大家关注哪些议题,他都很清楚,自己平时还是个军事爱好者,经常浏览新浪的军事板块,会查看相关内容,也参与其中讨论。
说到这个话题,其实你发现了自己的爱好,这也是一种能够让你保持年轻的途径。比如说,我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喜欢照顾小动物,我们家曾经同时养了五只小狗,现在只剩下一只了。我也养过鱼,包括海水鱼和热带鱼,还养过鸟,我们家曾经养过二十多只鸟。例如我还有一个爱好,许多网友都清楚,我热衷于珍藏各式汽车模型,家中各式各样的汽车模型累计也有数百件,此外还收藏着军事模型。
《热浪之夜》:你与青春的圈子联系这么紧密,肯定也留意到人工智能讲解日渐兴盛。你认为人工智能讲解出现后,会影响到当前的讲解领域吗?
韩乔生说,人工智能的播报方式多少会对当前解说领域造成影响,因为它的信息精准,而且对于特定场面的说明比人的描述更为精确。他个人觉得,要是体育解说这门职业消失了,其他所有类型的主持人也会随之消失。
AI目前还无法提供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正是体育评论的极致所在。体育竞技瞬息万变,充满不确定性,当出现出乎意料的情况时,AI的反应不如人脑灵活。对于那些有固定模式的工作,AI肯定能超越人类。双方各有优势,依我看来,AI要超越人类评论员,至少还要二十年的时间。
《热浪之夜》:你擅长在解说时注入强烈情感,这是你的突出特点。正因如此,某个时期“韩乔生语录”被很多人熟知,这让你感到十分烦恼,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韩乔生说,最初他一直通过私信与留言的网友沟通,曾在新浪微博上连续三个夜晚,向不同的人发送私信,向他们说明具体情况,反复进行解释,后来就直接复制粘贴内容,基本上就是这种方法,多数人经过交流后能够明白。
我起初还向他们说明韩乔生语录的出处,以及形成的原因和当时的环境,后来发现这样解释太过繁琐,那段时间连续三个夜晚,我几乎每晚要回应大约一千条留言,感觉自己的力量十分有限,也无法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决定顺应形势,主动依靠自身努力去改变现状。
解说方式需要更加多元生动,充满趣味性。语言运用上,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构思一些出人意料、类似智力游戏的表述。同时,我也要对媒体同仁给予的帮助和指导表示诚挚谢意。
《热浪之夜》:韩乔生言论风波是否让你噤若寒蝉?又该如何理顺个人心绪?
韩乔生经历了一段沉寂期,持续了大约半载,期间他变得沉默寡言,也丧失了往日的愉悦,几乎认不出自己了。那段日子从2000年底悉尼奥运会开始,一直持续到2002年韩日世界杯落幕。后来他遇到了当年参与北京首次申奥视觉设计的陈少华老师,这位老师建议他顺应时势,发起一个韩乔生语录征集活动。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像已故的赵忠祥先生,还有白岩松,以及部分运动员,我们彼此都谈过话。
后来我开始逐渐松懈,尝试创作语录风格的文章,接着又涉足微博和短视频平台。有人评价我是起伏不定的网络名人,其实并非如此,我的发展轨迹更像是孙杨描述的心电图,经历过低谷之后又重新站了起来。如今我已经步入临近七十岁的年纪,说不准哪天还会有些许牢骚。但我并不畏惧,如同我们的体育健儿,在经历了人生的诸多磨难后,早已对挫折习以为常。我们即便取得成功,内心依然保持谦逊,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安稳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