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色列发起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攻击行动已有一周之久了,从军事常规的角度来审视,德黑兰明显正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以色列在发起突袭数小时之内,迅速占据了伊朗领空的制高点。据军方周一宣布,他们通过实施空袭以及无人机攻击,成功摧毁了伊朗约三分之一的防空设施,共计120个。
伊朗的应对手段主要依靠其大量储备的高速弹道导弹,据以色列国防军(IDF)在上周敌对行动启动之际的评估,这些导弹的数量大约有2000枚。然而,以色列对伊朗西部发射场,包括克尔曼沙赫的地下基地等地的集中攻击,以及针对伊朗最高军事指挥官的高效暗杀行动,已经让伊朗难以发起有效的军事反击,同时也对伊朗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截至目前,伊朗向以色列发射的导弹总数超过400枚,不过在这其中大约有200枚是在上周五(6月13日)首次进行报复性攻击时发射的。根据美国一家名为“战争研究所”的智库所整理的数据,自周一(6月16日)起,其发射导弹的频率已经降低,最多时每天发射15至20枚,而在上周末,这一数字最多上升至40枚。伊朗在研发新型武器方面的潜力或许受限,据美国在敌对冲突爆发前所做的预估,该国的月均产量仅为50件。
弹道导弹因其极高的速度而构成极大威胁,其中大约有10%的导弹仍能突破以色列先进的防空体系。例如,周四针对贝尔谢巴索罗卡医疗中心的袭击便是其中之一,此事件导致76人受伤。然而,这些导弹中的大部分并未对以色列的军事工业产生实质性打击,上周日对海法炼油厂的袭击,导致该设施暂时关闭,实为少数例外。
拦截弹道导弹是“箭-3”防空系统及其前代“箭-2”的主要职责。“箭-3”具备1500英里的射程,能够在地球大气层之外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同时,美国持续提供支持,部署了萨德系统,并派遣了驻扎于东地中海的驱逐舰。这两种“箭”式防御系统价格不菲——“箭-3”拦截弹的单价据说高达350万美元,另外的评估数据则显示“箭-2”的成本介于150万至200万美元。根据以色列的商业报纸《环球报》报道,自2023年10月起,以色列在“箭”式拦截弹上的总投入已经达到了10亿至15亿美元。
然而,一个关键疑问在于以色列军方目前还剩余多少拦截弹——《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加剧了人们的担忧,该报道引用了一名匿名美国官员的观点,指出以色列的拦截弹即将消耗殆尽。库存的具体情况是保密的,而以色列对伊朗弹道导弹的威胁有深刻认识,外界普遍认为,在决定攻击伊朗时,以色列所拥有的拦截弹数量很可能不会低于其对潜在威胁的评估所需数量。尽管如此,制造精密防御导弹的过程耗时较长,这一点在乌克兰早已显现出来;同时,俄罗斯持续发射的导弹数量已经超过了基辅所具备的防空力量。
在短短一周不到的时间里,以色列便向其盟友通报了战况,指出实际进攻速度超出了预期。在前24个小时内,他们已经成功击杀了22名高级军事指挥官中的21位,以及12名核科学家中的10名。在飞越伊朗西部和中部地区时,以色列的战机几乎未遭遇任何防空系统的威胁——截至目前,以色列仅承认损失了一架无人机——这一情况似乎表明,他们的行动似乎并未受到任何惩罚,可以自由地锁定并攻击伊朗境内的目标。
即便以色列在接下来的数日或两周内将导弹储备消耗殆尽,即便缺乏美国的介入,但凭借其空中优势,它仍能以较慢的节奏持续发起攻势。
法比安·欣茨,一位导弹分析师,在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伊朗的效能“已被揭示为不足”,同时,“以色列的领导层,至少在现阶段,对承受其人口密集区遭受弹道导弹攻击的潜在风险持开放态度”。
欣茨指出,两国间的“威慑均衡”正逐渐崩溃——然而,只有当剩余的弹道导弹在数量上激增或比例上大幅上升,对以色列的人口密集区或重要地点造成突然打击时,这种平衡才可能对德黑兰产生有利影响。目前,尚无任何迹象显示出这种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