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逆温层
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江孜县分局的相关人士曾公开说明,该活动已在生态环境局完成登记,所使用的烟花系环保型材料,故无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只需乡、村、县三级政府部门批准即可实施。政府部门先前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场地选定事宜,并考察周边的野生动物分布情况,最终确定的地点并不位于生态保护区域内,且附近无居民居住。
网络上曾经有研究生态的专家分析过,所谓的绿色材料,其实是一种颜料,它通过了二零二二年北京冬奥会的检测,并且其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了环保的要求。因此机构的理由是,既然有害物质的含量符合要求,也就没有必要重新进行环境评估。
但是各种环境存在差异,抵抗与修复能力也各不相同,这暴露出其中的逻辑问题。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态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其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和敏感性。当地动物历经漫长岁月,逐步适应当地严酷的自然条件,发展出特有的生存模式与行为特点。
高原地区的动物生存环境本就狭窄且容易受到破坏。爆竹燃放时引发的剧烈震动和巨响,可能会造成鼢鼠等小型动物居住的地下通道损毁。此外,烟花绽放时的持续强光和噪音,会让很多生物感到恐惧,从而被迫离开它们一直生活的家园。
获取食物方面,这次焰火表演影响了动物们的正常寻找食物活动。对于即将经历漫长冬天的动物们,这无疑是更加糟糕的情况,加大了它们在冬季可能因食物不足而死亡的概率。
申鸿硕还谈到,现在烟花里包含氧化剂,比如硝酸盐、氯酸盐、过氯酸盐,也有燃料,像金属粉、木炭、有机物,还用到显色剂,有锶、钡、铜、钠这些金属盐,以及助色氯源、粘结剂和壳体材料。燃烧时会形成氧化物、盐类、氮氧化物、颗粒物等物质。而着色剂,也就是焰色反应,可能会释放出一些重金属。
环保烟花的技术路径,在于降低高氯酸盐含量,更换部分金属类色彩成分,改进微粒污染控制,以此减轻对大气、河流、土地的污染程度,同时降低燃放时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
高原等特殊地域的固有敏感性,即便微小的物质释出,也能干扰该地大气化学机制,黑碳类排放会转变大气能量平衡,其对于气候系统的后果或许难以预测。
申鸿硕补充说明,从气象学角度审视,在青藏高原这样地势高峻且生态敏感的区域举办大型艺术展演,必须顾及高原地区特有的污染物消散规律,以及大气成分变动对辐射效应产生的影响。
高原地带空气稀疏,易导致燃烧不彻底,从而排放更多一氧化碳、细颗粒物(PM₂.₅/PM₁₀)以及重金属物质,为高原地区新粒子形成等大气现象提供更多反应物来源,并且高原夜间散热快,常出现逆温层,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山间区域污染物流动缓慢,可能停留数小时或更长时间,从而引发不良的健康影响。
高原地带的气候状况和辐射水平原本就较为特殊,紫外线辐射程度很高,再加上空气中存在气溶胶和颗粒物,它们会增强大气的光学散射效应,进而改变当地的辐射收支情况,烟花燃烧时产生的黑碳以及金属微粒如果降落到冰川或者雪面上,就会降低这些冰雪的反照率,从而加速它们的融化过程,由此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和气候问题,后果相当严重。
对“可降解”概念的深度追问
央视记者蒋晓平以前提过,在“升龙”烟花活动举办地,也就是日喀则市江孜县热龙乡“查琼嘎日”山脚下,三天之后,活动留下的痕迹依然存在。
根据掌握的信息,烟花表演的持续时间是52秒,总共点燃了1050盆烟花,通过使用钢筋插入地面固定和烟花箱进行燃放的方式完成。
该地点周边的山峰高度达到4500米,地表覆盖以高山草甸类型为主,尽管不属于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等受保护区域,也不在生态保护范围线之内,更与林业管理无关,不过紧邻的水域仅相距30米,而最近的冰河则相隔6公里远。
主办方表示,除了环保材料引发的关注点,此次《升龙》艺术项目选用的烟花彩色粉末具备生物可降解特性,并且这种材料已经通过国际奥委会以及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地区的燃放测试。本次焰火表演属于V级,这是最低风险等级,其产生的噪音和光污染程度远小于夜间燃放的烟火,从而有效减少了对环境和公众造成的额外影响。
对于“可分解”这一理念而言,首都师范高校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植物学专家顾垒亦曾公开说明:可分解材料并非“万能凭证”,其能否顺利分解受当地生物条件制约,类似这种高寒地带,分解效果就欠佳。对于某些外来物质,当地或许缺乏可将其分解的生物体,在别处能迅速消解的物件,或许会在那里留存数年。
申鸿硕对此说明,决定物质分解快慢的原因包括环境温度高低,光线辐射强度,生物分解能力强弱,物质移动条件好坏,以及区域物质输送情况等。
从整体角度分析,高海拔地区温度偏低且氧气含量不足,这种环境条件下,多数大气化学物质残留物的分解过程会变得迟缓。同时要全面分析,低温往往使化学变化的速度减缓,这涵盖氧化过程、羟基自由基的互动等,很多化学分解或自由基主导的分解需要能量激发,气温下降时反应速率系数会降低;然而在空气转变中,特别是针对某些光化学污染物,强烈的辐射和紫外线能促进光化学变化,比如光引起的分解、光氧化作用,部分对光敏感的有机物吸收光量子也能提升其进行速度。”
申鸿硕观望着此事的发展,并保持担忧态度。
他还进一步说明:通常情况下,悬浮于大气中的金属盐类物质,或是以颗粒形态存在的金属氧化物,以及燃烧后产生的微粒,它们在大气里能够停留的时间大概为几天至几周,这个时间跨度指的是这些微粒能够持续飘浮、传播,并最终降落下来的过程。强氧化性物质残留,例如过氯酸根和氯酸根,难以在大气中通过化学作用转化为无害成分,需要关注不同介质间的污染迁移问题,其分解过程通常耗时较多。
这项由企业出资支持的文化展览,不仅唤醒了原本寂静的雪域高原,也激起了公众的广泛讨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在于怎样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有哪些方法可以弥补过失,以及实施哪些对策来防止同类事件再次上演。
不少权威人士同样指出,因烟花活动波及的生态环境迫切需要构建一套严谨可靠的持续性监测与价值判断体系,用以审视此次事件对地面植物群落、动物种群、水系以及整体生态系统的长远效应。